描繪“三茶”產業文章 引領新興文旅發展發表時間:2022-07-20 17:15作者:吳明江、許藎文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近年來,廣西三江侗族自治縣八江鎮將黨的組織優勢與農村產業優勢緊密結合,緊緊圍繞“生態立鎮 旅游富民”發展戰略,深度挖掘綠水青山蘊含的發展價值,以好山、好水、好茶為媒介,描繪好茶生態、茶科技、茶文化三篇文章,引領“茶文旅”新興融合產業高質量發展,奮力譜寫生態宜居、產業興旺、百姓富足的鄉村振興新篇章。 布央村仙人山景區千畝生態茶園。三江侗族自治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描繪“茶生態”文章,構建“綠色屏障”走旅游富民之路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八江鎮牢固樹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堅持黨建引領,依托豐富的生態資源優勢,聚焦“茶生態”綠色環境建設,黨委牽頭制定“林長制”“河長制”、綠色生態環境保護條例等工作制度,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創新生態茶園管理模式,建立茶園片區管理責任制,打造優質、安全、健康的“中國早春茶”綠色生產基地,努力探索“茶產業生態化”發展新模式,走好生態文明發展之路,逐步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讓侗鄉人民“望得見青山,看得見綠水”。目前,全鎮茶葉種植面積達2.3萬畝,空氣環境質量保持國家一級標準,負氧離子含量為二級標準以上,依托布央仙人山千畝生態茶園,布央村成功創建國家4A級景區,走出一條“茶葉興農,旅游富民”的新路子。 描繪“茶科技”文章,創建“侗茶品牌”走科技引領之路 八江鎮堅持“人才發展推動科級創新”理念,以“三江侗鄉茶匠”人才培養計劃為契機,培養出茶葉創業創新團隊人才、茶園農科員等一系列新型科技人才;借助“第十七屆中國茶葉經濟年會”平臺資源優勢,積極學習和借鑒先進科技經驗,規范茶葉種植、采摘、收購、加工、銷售一體化過程,保障“侗茶”綠色、健康的原生態品質,打響侗茶品牌;充分利用、整合各方資金和資源,更新茶葉加工技術和生產設備,建成智能化、信息化、標準化“三化一體”的侗茶加工基地,以現代科技增添茶產業發展動力,走出“科技引領產業振興,科技賦能提升品質”的發展新路子。截至目前,鎮域內茶葉專業合作社達60多個,注冊有“布央”“多諧”等多個茶葉商標,先后在全國名優茶評比中榮獲“中茶杯”金獎和特等獎、“覺農杯”金獎等20多個獎項,2021年茶葉銷售收入達7720萬元。 描繪“茶文化”文章,塑造“侗茶文化”走融合發展之路 八江鎮把握“做實茶文旅,促鄉村振興”發展主題,深入挖掘三江茶文化內涵和形成根源,不斷豐富茶文化元素,打響“侗茶”文化品牌,成立侗鄉茶文化研究學會,研究打油茶特色“侗茶”文化,打造“一村一品茶”“一茶一故事”的“茶文化”發展新格局。充分利用“百節之鄉”民族風情濃郁的資源優勢,以國家4A級景區布央仙人山為試點,將多耶、琵琶歌對唱、坐妹等侗鄉特色民族文化元素融入打油茶、唱油茶歌等“侗茶”文化,推動“侗茶”文化在傳承中保護,在保護中創新,賦予“侗茶”文化新內涵,實現“以農促旅、以旅富民”的產業升級。同時,開發“茶+侗”文化觀光旅游專線,通過采茶、炒茶、品茶體驗“侗茶”文化系列“點單式”旅游節目,以人文旅游豐富“茶村”內涵,進一步弘揚侗鄉傳統文化,打造“茶文旅”融合發展新標桿,塑造侗民增收致富“金”招牌。2021年,布央仙人山景區接待游客5.6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1600萬元,帶動茶葉附加消費600萬元,村民人均收入達20070元。
文章分類:
地方亮點
|